媒体人:2013年CBA营收10亿 17年后涨到23亿 真是奇迹般的成功_cba直播

来源:微博

在一场盛会中,付政浩果然是个有眼光的观察者,他在社交媒体上提到的CBA发展历程,简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剧。回想2013年,时任篮管中心主任的信兰成大发言,宣布CBA的运营资金组成就像在分蛋糕:30%是来自那些神秘的无形资产和俱乐部的“优质资源”,剩下的60%则是俱乐部亲自出的钱。扩军后的CBA可谓是人丁兴旺,18支队伍吵吵嚷嚷地争夺那大约10亿的年营收,这就像是在参加一场“谁先撒钱”的狂欢派对。

有趣的是,就在2012年,和盈方中国的合作协议中,那3.36亿的授权费每年都成了篮协的“基本收入”,不过,别忘了,中国篮协首先得缴纳那约3000万的流转税,这就像是从你的员工工资中拿走一部分,再声称要用来“发展女篮”,听起来真是充满了“关心”。剩下的钱,倒是被“专款专用”地进行了分配,轻轻松松就让CBA的球队们享受到了“分红”的乐趣。

到了2017年,管办分离的浪潮仿佛给CBA注入了一针强心剂,营收水平依然在10亿上下摆动,但若算上20家俱乐部的各类收入,那可就轻松突破到13亿,俱乐部们可真是为了这笔“钱”操碎了心。不过,别忘了,赞助、门票、地方体育局的补贴全都在这“营收大餐”中,最后的“缺口”就是投资者来填补的那一块拼图。对比2013年,CBA的这套游戏规则可谓是实现了华丽变身,营收翻倍、分红大方,难怪外界纷纷表示,这条路显然走对了。

所以说,当我们审视如今的CBA,除了惊叹于收入的增长,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背后的“舆论战”,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,谁又会在这场“赛场与财政”的较量中落得个一地鸡毛?这场比赛,任劳任怨的就是那些投资者和消费者,真正的赢家却是那光鲜亮丽的管理层和俱乐部老板们。

CBA免费观看_篮球免费观看_CBA高清在线_篮球高清在线

相關閱讀